字体
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3/3)页

苏河习惯性地打开《泡沫》评论区。

嗯。

还是那个熟悉的“天道酬勤”。

还是那个熟悉的悲叹哥。

“从歌名再到歌词,用泡沫来比喻了感情的脆弱,虽然有些巧思在里面,但依旧是关于感情的题材,没有任何进步,希望制作人早日放宽眼界,华国有诗词歌赋,戏曲民族文化,而制作人却始终拘泥于感情来写,目光太过狭隘,可悲可叹啊……”

这个天道酬勤的评论,仅仅过去一个晚上,就有了十几万的点赞。

被顶到歌曲评论区的最热门。

“前排,顶一下悲叹哥!”

“我猜测悲叹哥是从事文学行业的,他所有评论都透着我班主任那种腐朽和固执的感觉!”

“文青加杠精,不过和普通杠精不同,悲叹哥之所以被这么多人喜欢,是因为他一直想改变内娱的风气。”

“改变内娱太夸张了,他之前盯着溯河,现在盯着星河,他每次评论其实大差不差,核心思想就是让写歌的不要过度拘泥于小情小爱,多宣扬华国的传统文化。”

“他也太看得起星河了吧,想要宣扬传统文化,想要去写传统文化类型的歌,至少需要制作人对这些文化有了解吧,现在娱乐圈绝望文盲当道,有文化的简直太少了。”

“为什么悲叹哥选中了星河?”

“或许是因为星河最近很火,还赢了溯河,悲叹哥认为他比溯河强吧。”

大家都在讨论悲叹哥的事情。

其实,这个悲叹哥在大家眼中,更多的是代表着对目前内娱风气的批判。

爱情,一直都是内娱经久不衰的题材。

无论是歌曲还是影视,好像都离不开这个题材。

当然,这里面很大部分是市场原因,还有一部分则是娱乐圈的门槛越来越低,导致很多艺人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,他们想要走其他路线也走不了。

哪怕大家都知道,身为公众人物,宣传传统文化才是最正能量和最赚口碑的道路。

但是宣传传统文化的前提条件是要有文化,要对传统文化有了解。

很显然,圈内的有这个能力的,少之又少。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