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2/3)页
设备帮他们登记身份信息,发放证件。
整个流程只不过少了记忆提取的步骤。
基层官员根据登记情况,给百姓们分田、分农具和家畜,还给每人分了除虫药。
那都是亲眼看着他们吃下去才作罢,因为不是所有百姓都相信朝廷和政府,也是怕他们为了钱自己不吃拿到外面去卖掉。
然后工作人员带着他们白天上工修厕所、填水坑、打水井,修马路,建设灌溉水利。
吃完晚饭又带着他们学习文字和各种科学常识,如尽量喝热水,饭前便后要洗手、农家肥要集中管理,消灭蚊虫鼠害等等。
百姓们不论是干活还是学知识,都有工钱拿。
知识学得越多,给的钱也越多。
那些学不进去的可着急坏了,白天壮劳力上工都是70文钱,可晚上别人听听课又能拿到5文钱,时间一长差出不少呢!
好在教学习的官员都认真负责,只要有人留下来提问,他们就绝不会提前回家。
不过他们以后就会发现,通过种地只能保证不被饿死,想赚大钱很难,甚至远不如进国有工厂工作。
当然机械化很快就会跟上,可以让农民有更多的时间去创造副业,甚至转变为他们的主业。
不过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,那就是教育。
闹过兵灾后,县城存活下来的孩子很少,可只要是7岁以上十六岁以下的,不论男女都得强制入学。
他们学习官府不用给钱,但是管饭。
一天三顿,伙食比外面上工吃的大锅饭还要丰盛,菜式一个星期都不重样。
早上是豆浆鸡蛋加馅饼。
中午是荤素搭配加大米饭。
晚上每四个人一盆菜,搭配包子烙饼和稀粥,每个孩子都能吃得肚子滚圆。
这已经帮那些家庭省下了大量粮食和钱财。
现在许多物资紧缺,周边省份的商人还没有接到讯息,都不敢来山东,因此学生们早上还喝不到牛奶。
朱逢春已经让人着手建立多座养殖场,他如今别的都缺,就是不缺饲料和青储料,往后从瀛洲每天都能拉来数百吨。
在国内养殖也不用担心物种问题,瀛洲基地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