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3/3)页
懋康到茅元仪,但使有一人能受到朝廷的重用,解决粮食和火器的问题,也许就不会有“甲申之变”了。

“是。可惜茅石民英年早丧,不然老朽也不用班门弄斧。”毕懋康叹息。

茅元仪,字石民。

因为《武备志》的连接,毕懋康和刘若愚聊的热烈,朱慈烺暗自欣慰,他二人一个是研发者,一个是执行者,看起来脾气颇为契合,未来在火器厂的配合应该不是问题。

朱慈烺起身离开,但却留下刘若愚和毕懋康跟详谈。

回王府的路上,朱慈烺吩咐田守信尽快将毕懋康和他两个子侄的告身发下去。毕懋康不是一人进京的,随行的还有他两个子侄毕登翰和毕登辅,朱慈烺和他们聊了两句,发现两人对火器也颇有研究,显然是得到了毕懋康的传授。朱慈烺把毕懋康任命为东宫官员,毕登翰和毕登辅则是直接派到火器厂,担任火器厂的官吏。

告身,授官的凭信,也就是官员的任命状。

天色渐渐黑了下来,街道边亮起星星点点的灯笼,街道上的人群却依然熙熙攘攘,临街的酒楼窗口里不时地传出文人雅客的吟诵,路边的空地里摆着说书的小摊,听众们围成一圈,聚精会神地听着说书先生口中的精彩故事,或欢喜或叹息,完全沉浸其中,似乎忘却了周遭的苦难……

看到说书先生,朱慈烺忽然心中一动。

思想教导官讲的是大道理,大道理听多了会让人厌烦,但如果是说书,比如说说岳爷爷的忠义,说说他当年如何抗击金兵……

朱慈烺忍不住要笑出声来。

哈哈,又想到一个鼓舞士气,令士兵们坚守忠义的好办法。

“殿下,京营各营都已经回城,并且回各自营房了。”一名锦衣卫来报。

“成绩如何?”

“右掖营两刻钟,左哨右哨四刻钟全部在规定的时间内入城,但左掖营有三百兵没有达标。”

“知道了。”朱慈烺点头,看来张纯厚挑兵还是有点仁慈啊。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